详情

潮河情(四)---我的故事作者书生

原创文学 1863阅读
书生
书生Lv.22楼主+关注
2019-09-01 21:32 来自天津 天津
1990年10月26日,在我回家休养一个月后,我踏上了去北京复查身体的长途大巴,尽管车窗外深秋的美景深黄浅红的变换着,我的心情依然很沉重。
     回想起一个月以来,家人、亲友、单位领导、同事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,节俭一生的父母破例为我每天更换不同的饮食,想尽一切方法让我增强体质,因为我的身体被放、化疗伤害太重,1.8米的身高,体重却不足百斤,可谓“瘦骨临风”!
        修养身心,休闲养病的日子里,我每天都要去潮白河漫水桥,坐在柳荫下,看鹭飞鱼跃的风景,看老乡们或张网或垂钓,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路如何走……那些不能说与人听的心语,都默默地与潮河诉说……
      “北京欢迎您!”这是1990年亚运会的宣传口号。走进北京,走进了热情激发的海洋,整个城市都在沉浸在喜庆之中:中国运动员再一次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!为国扬威,全民振奋。我的心情也被渲染了。
     分别一个月,仿佛分开了很久。在复查前,我先去看望了为我治病的刘兰医生、周教授,然后去看望了还在治疗的病友,真诚地为大家祈福。
     复查结果是,未发现癌细胞转移、扩散迹象,身体白血球和血色素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,建议增加营养。
      阿弥陀佛,苍天保佑!看到复查结果那一刻,我犹如得到了特赦,心情彻底放松了。
     来到北京中医研究院,和王涛然主任拥抱的那一刻,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激动的泪水,患难见真情!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在我举目无亲的时候、伸手相助的宣武区农工民主党委员,虽然有时我们政见不尽相同,但是友情不移!
      王主任告诉我,得知我要来北京复查的消息后,他就为我联系好了一位著名的老中医---敖书泉,祖上是清廷御医,当时是北京中医研究院专家组副组长。老人那时已经70岁了,但身体健康,耳聪目明,思维清晰。
      敖书泉大夫问过我的病情后,很平和的对我说,你的病,我能治,但治疗周期比较长,要连续服三个月的中药,每天一剂,你能坚持吗?
     求生的渴望胜过一切!那时不用说三个月,就是三年,我也能坚持!
     从那天开始,我坚持服敖大夫开的中药,虽然看到药物中那些十几公分长的蜈蚣、二十几个蝎子有些恐怖,但“恨病吃药!”就顾不得药材药味了!
    四季轮回,寒来暑往。转眼间到了1991年春天。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,服了120付中药后,我的身体逐渐好起来。
      身体康复,第一次拒绝了闫老爷的邀请!我以更大的热情和活力投入了生活和工作。先后被四次评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,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,优秀德育工作者。
     工作之余,我积极加强自身文学修养,先后创作发表了诗集《绿叶》、散文集《马蹄莲》;小小说《鹤望兰》、《一双“红蜻蜓”》、《这一跪,竟让众人泪雨纷飞》;中篇小说《走在你左侧》、《塑造“维纳斯”》。长篇小说《今年的平安夜,会下雪吗?》因为不断修改和出版经费问题,一直没有发表。

朱刘庄村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4 31
城市通